谢谢8455新葡萄场网站新闻传播学院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今天要讲的题目有所调整,原来的题目是“人类命运的技术解码”,这个口气似乎夸张了点,因为实际上我们只是对我们现在面临的信息传播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技术逻辑和技术跟人类的关系,做一个历史的回顾、总结和简单的思考,当然涉及到人的进化,应该算是一种技术人类学思考。技术史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就已经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技术是推动历史转折的一种动力。
我们今天的研讨会是在千年古都开封举办。我对开封的第一个文化印象应该在四十年前,当时在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读历史系本科,普林斯顿大学的华裔教授刘子健来给我们开学术讲座,提出中国古代发展的辉煌定格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从整体上看人文发展的作品在质量、种类和格式直到影响力,差不多是当时国际横向比较的一个高峰。像当时出现的代表性文化人物,比如说苏东坡是可以和几百年之后的达芬奇相提并论,因为都是全才型的人物。河南无疑有很大的文化资本,甚至很厚重,会给人们提示一种底气,一种自在。但是昨天有河南同学和我交流时说,他也曾经在8455新葡萄场网站就读,便感觉到即便在河南省,开封跟郑州、洛阳相比时固然有文化方面的自信,但是面对现代性和现代化时,就有一种茫然或一种不自信。因为开封似乎缺乏一个工业化过程的洗礼,这当然不是批评,因为历史选择的交通枢纽是在郑州,不是在开封。所以开封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变化。但问题是,这么一个美丽古老又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城市,可以有很温馨的校园吸引这么多同学来读书,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在毕业之后会把这里的文化作为一种记忆。因为你们的憧憬、未来的事业选择和生活理想,还是会更希望接近现代化的气息,去寻找与技术,过去是工业技术,现在是信息技术更近的一种相关性。保留你们传统的文化趣味,但是要学会思考文化脉络的技术转向,使以后的人文理念跟现实环境有一个更好的对应或衔接。这就是今天我要谈论这个题目的初衷。
我们先从认识论开始讨论。研究认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这样一段话:“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的一个主要成就就是他研究出来人类心理的形成与形式感的关系。就是说人类心理的发育实际上是跟一个操作模式的形式分不可,从儿童的心理发育开始。这个角度就是从一个人本心理学的角度探索知识成长奥秘,论证人的成长或者说人的自我意识的更新,实际上是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呼应,一种主客体的互动。那么这个客体当中就包含技术对象。因为从古希腊以来,我们就知道人在世界上的两种关系,一个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关系;一个是人与技术的关系,就是主客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发展似乎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趋势,叫做主体客体化,或者客体主体化,这怎么理解呢?这和我们参与信息传播的现实流程有关系,同学们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一个技术客体的引导和支配,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你的主体当中的一部分。而人的很多行为、感觉、意识、观念等等,来自于对象化客体的引导,新实在论的哲学观会提出对象引导主体。皮亚杰的阐释证明出一个意识观念的自然或自然形成过程当中需要主客体的互动过程,才能建构一个认识过程的完整性,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脱离一个技术性思考。你的任何想法,或者说所有人的想法的差异,实际上都是跟具体的想法所依托的表述方式、所标志的技术概念以及信息传播的手段相关联。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就体现在它如何改变我们跟外部环境的这种关系的思考方式,比如说对时间、空间的参数的控制方式,信息传播技术的发明本质上都是在应对和开发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如何重新定义主体性质的关系。20年前,我翻译过法国著名传播学者马特拉教授的著作《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他就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世界传播发展史的历史性质:战争、进步与文化,实际上就是主体关系的竞争如何通过技术发展来形成军事优势、观念优势和文化优势。当然在冷战结束之后,新的安全概念可能不再那么聚焦于军事优势,但非传统安全概念比如说疾病、灾害等问题会把技术竞争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按照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的归纳,代表人类意愿的技术创新可以分为四个种类。第一种技术,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人体延伸,是对人体外部能力比如说体力的一种延伸。第二种技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部能力,就是观察和感知能力,引导科技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比如说显微镜、放大镜推动人类发展微生物学,提高医疗水平。人的感知能力的提升到今天还在继续激励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三种技术属于大型硬件工程,具有改天换地的气质,就是我们看到的大型基础工程,比如在能源结构、交通方式这些领域中产生效率和优势的技术。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学文科,第四种技术和我们的关系最大,因为这主要就是媒介技术,也就是之前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卡尔·波普尔说的世界3。人类社会借助工具的技术性能生产出新的信息,被激发的信息再生产又衍生出更多的信息,然后让整个人类的共同体意识有所成长。这种信息技术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打破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或心理距离,所以这种技术被称之为文化技术。通过符号带来的观念运作,一旦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意识,那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结构形态都会发生改变。我们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来源,都是靠这种智力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当然今天我们已经把它往前推了一步,叫人工智能。
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实际上这种现象首先是通过想象慢慢蔓延、渗透在你的主观经验中,有时是外部环境的客观存在和你互动时的一种结果,从陌生性过渡到适应性,技术客体、社会环境和文化想象或快或慢的融为一种我们身在其中的叙事结构。比如在我们昨天的交流中,一个同学关切他研究二十多年前流行的录像厅的命题在学术上有没有归宿,这显然就是媒介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合二为一的案例。当然对在座的年轻同学来说,因为没有直接的受众经验,几乎属于一个媒介考古学的命题。你们现在所遭遇的数字媒体或新媒体,正在为你们的媒介经验规定新的技术格式,可以用德布雷的媒介域概念来阐释或证明当下这种媒介化生存的语境和逻辑性。比方说我们所依赖的信息传播的物质化界面,显然就不是传统媒体的纸张或波长,而是一种无纸界面、一种虚拟想象。更令人惊奇的是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切割、重新分类,既不同于经验功能学派匿名的大众,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膨胀时所谓消费型受众,而是数字语境下比分众化还要分众化的一种新的受众。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刚才我们讲到的离散,可能也有集中,比如说通过点击量形成的聚焦现象。美国学者南希·K.拜厄姆总结出七条新媒体的受众特征:第一,交互性更强调其层次性、包容性、结构性,更加丰富且复杂。同学们的这种新鲜经验正在帮助你们逐步形成新的信息边界,只不过这种边界可能不像传统媒体比如说电视那样具有舞台表演性,而是线上的实时互动。第二,现在的信息传播的时间结构,更强调提示性,同时更注重时空分离,有时甚至是信息撞击式的网络事件,这种时间结构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延迟等待。第三,新媒体能够形成社交线索是因为多对多的分叉结构,我们加入信息传播不再是寻找人们习以为常的路,而是去发现自以为是的点,找到符合你的信息需求的对象。第四,存储是我们所有的信息,一旦进入存储系统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档案、一个文献,一方面是可以找到一种事物发展演变的历史线索,关键是这些能存储的信息可以进行比较,然后成为竞争的素材来源。第五,可复制性是指新媒体的信息生产成本,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资源有一个很特殊的流动性,复制成本几乎为零。这就使得全球化的竞争究竟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成为一个争论的话题。
后来发现,所有的信息和所有的信息隔阂,在技术上都是可以突破和穿越的,关键是你有没有那种技术能力和心理愿望。因为这种文化突防有时候会给自己带来困惑和挑战,还是说我们就此习惯守住曾经习惯的氛围场景,维护文化本体的纯洁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等等。第六,可及性这个是指信息的触及范围,这个特征与传播全球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非技术障碍有关。第七,信息的移动性,从上世纪60年代推广半导体收音机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加速和扩容,每个受众都在感知的日常现实。
上面讨论的七个新媒体特征就是智能化的媒介技术,这种新的社会演化平台在今天被称之为人工智能。因为我们是要通过对这种知识和技术的把握,来降低我们的学习成本、基础成本和发展成本,打通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职业理想的三元一体。那么,从宏观角度来说,技术的问题跟社会究竟是形成哪些互动结构啊?最流行的是技术决定论,这最容易激动人心,因为每一次人类发明技术的新技术的时候,都是在人类遇到一个很大的困境,突然因为技术的突破而产生一个很大的欢愉,然后就产生一个很大的想象,认为技术可以包办一切。但技术一旦进入社会范畴,实际上也变成了一个社会化工具,就变成一个社会意识博弈的一个产物,它就不那么的单纯和无辜。简单说,技术的自发性始终离不开社会的自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是人类意识的媒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里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技术人类学的框架中来进行讨论。
谢谢大家。
8455新葡萄娱乐场(China)特色官网-Web Game Platform 版权所有 旧版入口>>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8455新葡萄场网站明伦校区 邮编:475001